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

黃家駒的音樂及其他

不想說黃家駒等的”傳奇”如何把今日之星比下去,一代不如一代之類,因為多多少少只是年代的心水;要說的是當日Beyond這種搖滾力量型的音樂,如何令八,九十年代的論述更動人.

Beyond幾子都是六十年代生,八十年代出道,九十年代初大紅.其時的結他樂器已練了二十年,全部是苦功.風格即使是社會性強,世界觀廣,仍歸宗於草根,信心滿載的一種.黃家駒在訪問說的,只是因為有興趣,只是因為想說話;那就是七八十年代的美好時光:人人都相信自己有空間說話,並且樂於表達.搖滾本來就是唱著說,粗放的,破喉的:我的看法.

Beyond的力量是那年代的青春-香港在過渡期前夕僅有的一次煥發青春-爛漫天真,下一期不知何時,臨到普選特首前後?如今我們一門老嫩都只攻謀略,或者只信程式.

都云新星無性格,因為只有幾家財團在造星,用最大的安全系數,唱極都是別人的聲音,沒有了improvisation,沒有個人,只有糖衣,所以才病態地緊張形象.而大部分的所謂形象,實在又只是社會內最保守和反動的有為青年偽裝,明明唔係,不贅.夠胆及夠料表達自己的,當今可能得一個陳奕迅.

那時豈有一門生意或科目叫創意?我們讀書時,還不是在求分數?一樣爆出幾位異路功名的音樂闖將,一樣係讀書唔多成(不過家駒有讀中國文學,仲最鍾意),一樣係豪情勝舊. 造成今日的悶局,我就一定怪globalisation 以及社會政治倒退.唔使問點解.還有超迷信的量化”教育”指標,當然家長(無論大小)亦都有責任.

現場看過的Beyond僅有91年的一次嘉士伯Band Sound 雜錦show, 當時他們已經是唱緊俾面派對的當紅勁Band,仍然出席打頭陣,期間部分人唔守秩序,湧前阻到其他觀眾,家駒即時停手並開口指責,鬧歌迷:英.

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我種我的花



有人與植物有緣,妙手即生花,西人稱為綠手指 (green fingers);而我之根器可能太兇,種乜都瓜,仙人掌都可以甩頭而亡,應該算是鐵手指.

三四年前人買我買,從粉嶺捧來一盆已然有花的蝴蝶蘭,但兩三個星期即全落.之後幾年,有葉無花,又長得東歪西斜,肥肥厚厚,那根又撐手撐腳,全無蘭姿,差不多就是棵超級芥菜頭.幾年花幹也沒影兒,生生滅滅,惟有當是賞葉科.不過我也只是淋淋水,偶然換水苔(即係一次),沒有研究過改善之術.

去年春盡,決定捧回公司,因為至少有冷氣空調.之後果然有起色,七月初終於首見花幹,月尾開出六朵,然後到十月落盡.年底正想去其花幹,換盆重置水苔之際,竟又發現花幹椏出另枝.既生變卦,又靜待發展:結果枝出四蕾,冉冉又華滋.趕了個丁亥晚集.真是鐵手指吐氣揚眉的一頁.

我種的花,有一日都會開.

2008年1月21日 星期一

追星李連杰

這是我妹妹的故事.

李連杰驚動四方的開始是一部叫”少林寺”的長鳳新港產電影.二十歲未夠的北京小子,刀槍拳腳耍得出神入化,招來粉絲無數.

時維84年舍妺升大前暑假,又來一趟神州壯遊.至達北京,遊罷皇宮長城陵園前後頤和北海等,和友儕分道於天安門廣場,揚其尋找李連杰之鑣.

沒有頭緒,沒有地圖,沒有貼士,只就結結實實逢人問句:你知道李連杰住在哪兒嗎?如此這般,大約知道了廠橋這個區,又如此這般,坐了幾路公車,曲曲折折的摸到了某胡同,在路口又給指路到某四合院變身的大雜院,左探右探的就竟然進了這位全國少年武術冠軍的家.裹頭一位和藹的中年太太迎她入屋,當然就是李媽媽,粉絲找上門,恐怕不是首次,只是遠道自香港,想亦應該罕見.她給妺妺倒茶,還說了好一陣子話,大約是李不在家,亦不常在家了,後面的一句意思是等也是白等.

據舍妺稱,正想離開之際,窗外一個酷似李連杰身影推著單車探頭掠過,沒進屋,李媽媽說那是弟弟(即使對偶像家譜存疑,相信再莽撞的粉絲都怕且心領神會),妹妹覺得目的已達,便心滿意足的告辭.

也是六度分離,二十多年前的北京版本.當年整個城市都是大家認識大家吧,尤其是單位內誰都未發跡時.

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

2008年1月8日 星期二

張愛玲寫港大


都說張愛玲是港大校友,不過眾所周知,她當年原意是赴英入倫大,來港實在是逼不得已,HKU絕非第一志願,不過因為戰事,只能行到香港,和今日學生想法一樣:好過無.

她的成名小說集傳奇,其實是兩地書:上海和香港.而認真以港大作背景的只有第二爐香和茉莉香片.兩個故事都以男角為主:前者的男主角是港大(小說中化名華南大學)的英籍理科教授兼男宿生舍監,因為新婚年輕妻子的家庭性教育出錯,令他身敗名裂,結果自殺收場,燒盡鬼佬男版人言可畏的一爐香;茉的男角言傳慶是文科生,飽受吸鴉片父親和繼母的精神虐待,希望移情於亡母的舊情人:女主角的父親,一位中文系教授,結果又差點殺了他的女兒.言的人物原型極有可能是張的弟弟,性格背景和細節都吻合,亦是她當年逃離父家之後,唯一放不下的親人 - 張一直認為他的一生都是父親害的.而英籍教授的自殺事件,應該是當年大學傳得湯湯沸沸的秘辛.都是陰森幽冷的故事,看了傷感.港大於她大概少有陽光,除了炎櫻.

不過這兩篇都不太流行,講的人也少.點得起火的沉香屑,還是第一爐香,葛薇龍的誤落風塵史.梁太太的”女人老去了,眼睛郤沒老”,都曾廣泛被引用.香港葛小姐梁太太睇睇等說話用的竟是紅樓夢腔口,評者自有議論,但祖師奶奶其實玩緊野.這爐香主題是”還是賣的是人”,不過”她們是不得已,我是自願的”.女主角向喬琪喬的鐵口自判,上流社會女結婚員的陷落變奏.

因為好,無線84年老實不客氣,仗著本地人看書的少,唔該無句,抄成他們的”儂本多情”,由張國榮演花花浪子,商天娥演葛薇龍,還順手串燒了另一個短篇心經,嘩啦啦拍足二十幾集.我這種著作索隱派,自是大不值其所為,一於拒看.不過一位當年在TVB做編劇的同學事後說(沒她份兒),以劇本論,行內人認為改編得不錯云云.-咁就唔使俾版權咩!反而麗的在七十年代初,正正經經改編過半生緣,有否通報愛玲女士不知,但至少注明出處,亦可能是中港台第一部張作電視改編版.

話說回頭,以上幾篇關於港大景物的描寫,今日大部分自是無述可尋,不過山道,U Hall, 上山小徑,黃昏陸佑堂還是可以摩梳出一點風土,在霧夜,會是有點幽情.二十年前.

還有個補遺,第一爐香的喬琪喬應該是影射何家公子,至少以某公子作原型,而頭號疑人名為何鴻燊,沒有畢業的校友.

祖師奶奶與何老公子是同代人,還在生的話,長他一歲.

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

視睡如歸

張愛玲的流言中,有一篇叫視睡如歸,大致是說上海的公寓生活:兩名自食其力的單身女子(她和姑姑)生活誌.當年的新人類,中國女人初嘗到的都市獨立.四十年代,全球暖化未拉警報,香港的冬夜想怕也冷得天荒地老,何況上海?晚上小樓暖氣若然不足,鑽入被窩許是竟日的最佳歸宿.

八十年代住大學宿舍,第一年作新鮮人時只能住向海單位(?!)-港島除南區外,向海都朝北,當年半山樓有高限,在般咸道的大學還是靠山見山,向海見海.而港人還未給地產廣告調教得見海如見烏托邦,即使食正北風;其時西區之海景,無乜人吼-都是大仙揀賸的貨尾.果然,時至寒夜,只能瑟縮行事.讀到Eileen Chang之文,想到其為校友之誼,此節描寫,格外入心;更冷一點,房門口更呼呼的扯著風-因為對正電梯口.

所以有熱湯公仔麵的必要,至少在未能視睡如歸之前.這幾天有點冷了,趕忙把記憶翻出曝曬.

懷念瑟縮,懷念寒夜,懷念要遷就氣候的生趣,以及當中的故人.

追蹤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