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出書


各位尊貴的來客:


我將此博客內若干文章結集出書,如蒙不棄,敬請捧下實物場,希望舊曆新年前後各書局有售.另:書內引用了Kitty和ali 的回應,一併致謝.


千秋

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張月愛和章嘉雯

張和章是兩個在八十年代最重要的筆名,寫出了大專界分析流行文化的一條河,流動了本土意識工程的沉箱.由港大的學生刊物學苑開始,然後進入傳媒百姓家.原來通俗文化是這樣理解的,電視可以這樣看,新興城市的欲望原來是無終止的消費及樽節拔河;因為張和章,我們要較有型地”解讀”社會,再無必要一定要高攀號外那群穿Kenzo中環人的茶餘-縱使這兩個名字之後都曾在錢瑪莉男女會所掛過號;亦不須驚心切齒地革哪一只馬的盟,擦亮眼晴明其所以的社會觀察是任何一個勤力讀書的屋村基層中學生都可以抵壘的十公里跑.而這兩個名字背後的人多數叫趙來發和呂大樂.昨日我在明報讀到呂寫趙文時所得及記起的資料.

我入港大時趕不上他們編的學苑,趙稱”史上最強組合”,不過尚見流風餘韻,當時的學苑,方正活潑,自有大學生應有如是想如是作的堂皇.

從此本土知識界敬謝了中原文化花果飄零的意象,香港人就有了族譜,由第一代數起,與社會的盛衰愛恨升沉...趙來發的貢獻,還是未説清的.至少還有長年讀者如我的懷念.

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

老師

試問各位,事過境遷後,有哪幾位老師是因為其學問過人,或以英女皇口音的英語而令你生敬?我愛戴的老師,其實都是關懷學生和認真教學的人.口音和學位只是皮相.要他們教得好,就請給他們多些真正面對學生的時間吧.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無題

生存的目的最底的一層可能還是責任.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點線面

在車卡從沒止息的東京山手線月台上殺人/演奏完畢即要被捕的無身世天才鋼琴家/農地改革時期某山區的縱火連環謀殺/興建成田機場的官商勾結收地/CIA 與赤軍.這是才是松本清張的大case , 要用長篇盛載,橫切出來就是日本七十年代的政經社大事.用命案貫穿,最終全部都是人性和制度,階級,愚昧和貪婪的總衝突,由點而線而面.

點與線/砂之器/黃色風土,還有一部古裝的:天城峽疑案.黃色風土,格局尤其磅礡,內容今日看來,依然政治敏感.

砂之器被改編過多次,三十年前香港上過其中一個電影版,叫曲終魂斷,未睇過.四五年前,富士電視台重拍電視版,由中居正廣很努力地演鋼琴家,氣質完全不對,但作為松本及Smap fan,照樣睇晒.時代移後二十年,其實削弱了時代的蒼茫,沒有了日本戰敗後的惶亂偷生感,但寫到鄉情的封閉,對外村人的排斥,仍然很傷懷.女主角恰巧又是神探內的松雪泰子,一樣以獨門的滄桑味鎮守鏡頭.

2009年1月3日 星期六

推理之王國

08年最尾提到舊約外經Judith 取Holofernes 首級,得有忠心女僕之助,轉頭看”神探伽利略之容疑者X的獻身”那一宗攞命兇殺同樣得動用兩女四手,彷彿證明女人殺人事必如上廁,一定有伴,是耶?

於是想起連司徒華叔都睇的日本推理大大大師松本清張那一系列作品,又是我輩七八十年代的閱讀回憶;其中有一短篇集,叫”寒流”-名都咁冷,就知非其大熱作-寫了好幾個兇案小品.死未?兇案都有小品.

話說其一故事發生在某地的佃農鄉下.村中一名聲名狼藉,行事利毒不仁,貪花好色的放貴利佬被發現除夕夜死於阡陌間,嫌疑最大的是附近一位借落佢唔少,經常被其騷擾的中年寡婦.警局查證多月,認為寡婦殺人動機及環境證供俱全,惟沒有人證,連當晚貴利佬是否路過,有冇聽聞怪異聲,四鄰都話乜都唔覺;而更重要的物證:兇器亦遍尋不獲.人證沒有半個影兒,可以理解,實因貴利佬犯眾憎,人人同情寡婦,希望她過關,但死者死因是被長硬物從後腦襲擊而死,其器物size 應有咁上下,照計無道理半宵世間蒸發.疑似的農具如鋤頭又不對傷痕尺碼.

警察撈過水田,搜過屋,查來查去都不見兇器.結果日月飛馳,案子破不了;直到一年後的春節,警員重返村莊,吃著村民送來的年糕麵餅湯,才恍然知道兇器的下落.

你估唔估?


xxx xxx xxx

事隔一日,就有熱心老友外號神探吉俐略,Ms Kitty 破案如下:
1. 凶器其實係麵餅,扑瓜人後就煮黎食。2. 凶器被當柴燒來煮麵。

答案的確係1.該名警員當日首次上門取證時,女主人剛好煮了一大段分贈鄰居老幼,他亦吃了一碗,有份毀滅證物.故事之令我印象深刻,這條年糕棍功不可沒.雖然沒有見識過這種日本土產,但我等客家人憑松本文字倒能認出敝鄉的遠房親戚.那種麵餅棍條大抵是用蕎麥或小麥混些黏性雜糧再加糖煮成的,日本山區鄉下本就冷得要命,這些原是過冬用的儲糧放久就凝固;因為習俗或方便處理的需要吧,鄉民多是把麵糊搓成棒狀,相信像條短的扁擔,要吃的時候便用刀(想像是柴刀那一種)切出一段,再放水煮,以日本人嗜甜口味,想必是甜食,而當年(二次大戰後)糖又比鹽易得.過年前造好,春節時有人串門便是款客之食-喂,其時日本農村都窮架.

而類似的農村社會土特產,香港尚未失傳,今日的紅糖年糕都是同類,而我祖母在世時總喜歡自製幾底”糕板”,印象中是粘米粉加黃糖,可能還有甚麼的,剛煮好時軟糯糯像棉花糖的要用筷子繞成一團來吃,一冷便變硬;還好像有另一款recipe, 糕身偏硬,盛在銻製圓盤內蒸,冷郤後又硬又實,直如鉆板,要吃時用菜刀切出片片沾蛋漿煎軟,作兇器是可以的,不過要一擊即中,只宜練過下鐵餅铅球的運動家.

扯到天邊一隻雁咁遠,其實我想話松本大師之所以是大師,而日本一流推理作品之所以是文學,皆因其對世態人情的通達和同情.

追蹤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