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皇后典範


保衛皇后的激化是由暴拆天星的傷痕而來.發展到今日,無論政府怎樣避,雙方都難免有衝突.

流連整天,最令人神傷的不是那建築,亦不是中軸線(由皇碼到大會堂至立法會大樓)的消失,或是公共空間的被商場馬路驅趕的有錢有景暴力(雖然已夠傷心),而是海港的再次陷落.更能消幾番填海?目前 IFC至大角咀最窄的一段的海相距八百米,將來這段給填完拉直,你道還賸多少水面? 諗下都想死.得番十零個標準池加埋,你有本事叫它做海?河也尚且不配.

規劃部門每次介紹填海工程的模型從不提供對岸的比例,永遠令人以為落了土,建大樓之後,仍是海闊天空.這是專業上的不道德,奇怪亦從無記者當場質疑,即使有,也沒有報道.

現在生米煮成熟飯,最終又是地產大賺,政府半推半就做醜人,而我們活該,又是有錢有景.不過這樣的群情(理性老中青雲集),其實是大聲向政府唬叫,是時候和地產商說不,是時候和市民及地產財閥重新立下社會契約,我們的發展規劃再不由你的利潤主導.

住在半山及山頂的,有份下這樣決定的人,無論是地產商,還是官員,天天見到海面消失,可曾有一刻內疚?

2007年7月25日 星期三

嗜好是返工


不是假話,返工是我的嗜好.因為返工是中年人最輕巧的任務.返工(室內全職類)在社會上有最齊全的配套:早及中飯外食,日照的時間應在某地一固定位置;朝九至晚六七應該不歡迎公務以外的打擾.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假定,該人不能同時照顧親人,家人的多種需要及家中大小事務,除了月尾結帳之外.

即使無須為穀梁謀,但經常要計劃日程,下個鐘做乜,其實都幾煩,粵語長片早有明訓.

基本上人到中年,如果不是做到最頂尖的幾個,最煩最緊的事都不在職場. 返工是逃離肇事現場的最佳掩護.這個保護罩對男人發揮最大作用,女人慣於打幾份工,走得一時,也不忍心走足一世,結果都會稍後回去打掃.

見到好些提早退休的朋友,現在的生活比當時要忙得多.有的是樂在其中,有的是無何奈何.

返工其實好重要.不過,可以視返工為嗜好,都重係因為份工仍有可愛之處.

2007年7月23日 星期一

插班戲迷之二

這次的觀影經驗,甚是豆泥.只不過是在戲院看了越劇紅樓夢,時維一九七五/六年.

當然是徐玉蘭,王文娟那一部.

當日一行三人:我,阿姨和妹妹專程到專放長鳳新及大陸電影的荃灣華都大戲院觀影.當時我初中,妹妹還是小學生,平素不迷戲曲,又不知何以慕名而來不求甚解的看江浙滬的老鬆地方戲. 事實上,當時連”越”是何所指都未知.

中午日場,倒有大小貓八九隻.開場即見黛玉入賈府,王姑娘不是不幽怨典雅,但怎也覺著大超齡.然後混世的寶玉出場,嘩,怎生是一位年近五十有點lazy eyes的胖阿嬸?一眾以貌取人不知好歹的淺薄觀眾如我同時哄笑,雖然一路腹謗宣傳搵笨,但買了票就點都唔走.結果,未及半場,經已全面投降;王文娟愈見瀟湘妃子的顰笑,徐玉蘭情思切切,水桶腰消失.眼睛只有苦絳珠.未聽明唱詞,但看得懂藝術.到黛玉歸天時,全場默然,中學生和小學生都在哭.

印在菲林的音容,尚且招魂奪魄若此.

62年的中國,還有這樣的珍寶.

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插班戲迷之一


與梅友講起神功戲,自己有幾次華麗經驗.

二十多年前,附近的天后廟重建開光,父老大手筆,請來雛鳳鳴,在廟外空地搭棚演足一星期,日夜場,甚麼任白戲寶都出台任睇.當時要上學,能看都要等放假和晚上.於是只看了帝女花,紫釵記,及俏潘安部分.不是戱迷,純粹湊興,走寶難免.

因為得到些關係票,坐在第四排.原來前座真的乖乖不得了,梅雪詩眼波一掃台前,自然就會視線相接,佢眼望我眼,千言萬語盡是對我說.公戲私賞,彷彿整台戲都淨為你演.原來捧角兒的票友和太太團就是等暈這個浪.

到庵遇,駙馬出場,一過虎度門,龍劍笙湖水藍袍子下擺一掀,五寸高黑靴一曬,劍眉星目蘇绣斗蓬高佻亮相已經殺到台下一地血.靚到呢...粉絲與否都嘩嘩連聲騷動,唔知佢唱乜.舞台N年功,就是這一下的身段和力度.當年她們大約三十餘,風華正茂,最是當打,就是好看.

花旦演男裝叫反串,小生演女裝就稱扮美.阿刨姐的俏潘安有段扮美戲,又惹得台下觀眾倒地葫蘆呱呱叫,好在偶一為之,否則都幾為阿嗲担心.

回想起來,更大的福份是看了靚次伯.包辦祟禎和清帝,演得分分明明,就是兩個人.即使不懂大戲,耳朵也判斷出,阿伯唱得極好,這麼一把年紀,嗓子還可以這樣,造手感情又如此細膩.後來讀了小思等為他編的”武生王靚次伯”,更要三呼再拜,我們畢竟有過這等成就的藝王.

紫釵記由朱秀英演黃衫客,我也覺得很不錯.長輩自然視為井蛙之見,因為她們曾經過梁醒波的滄海.我知道,不過看著胚胎本去摹想爐火純青的骨瓷,一樣有遺憾以外的樂趣,技藝縱有級別,大都有可觀處,練了多少,成就多少,仍有勤工獎的掌聲.

我有限的觀劇經驗中,有此華美記憶,謝恩.

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天祥和海運大廈




七十年代初,在國貨公司另一極的是海運大廈和天祥(Dodwell),對於我等新界小孩子來說.

當年中環是遙遠的所在,郷下人等閒不過江.尖沙咀已經是繁榮的極至.有一段日子,家裏負担得起,而父母又有興緻每一兩個月帶我們去一次海運大廈的海天酒樓飲茶.天台的停車場展示眺望的氣派.碼頭常有遊輪停泊,亦見過遊客上岸.滿眼西男西婦,都是父母口中的富貴人.

海天大酒樓是偌大無比的,轉了幾圈便會有空枱.但更大的喜悅是之後可以逛商場.長長的走廊兩旁是店鋪.方正井然,貨品都在玻璃窗橱展現. 在周日人流也不擠,因為是貴貨,所以是看人的多.我的最愛是二樓的玩具店,長期擺著一套攀高爬低穿山洞的電動火車,走在蜒然曲折的路軌上,旁邊坐著一頭只差我少許高度的大熊公仔.是八九歲小學生對物質最大的體會,不過當年,看看也很滿足了.

天祥是Marks &Spencer的前身,英式百貨店,當年的貨價對我家來說當然很貴,但開放貨架仍然會吸引唔買都試下的想像.最後也會買些甚麼回家,都在食品部:牛油手指,奶油曲奇或橡皮糖.小家庭在大都會high-end 消費的限量情趣.當然還有更高檔的店,當時不興作名牌專門品,都交商鋪代理,這些寶號,小朋友自然不記得,但倒記得何莉莉開的時裝店,鋪面設計很突出,招牌藝舍兩字大大的在門外,看不見裏面,謝絕探頭張望.

印象較深的還有一家賣洋酒的鋪頭,放了一桶桶的酒辦出來,幾塊錢一瓶,媽媽最愛.現在家中還有好幾十瓶.倒是物是人非了.最後就是仁孚汽車陳列室,至少有一輛新款平治,我父親恆久的夢.

現在的海運大廈,跟其他幾幢大樓連在一起,經歷多年,風格屢變,老實說和一般大商場分別不遠.以往低調的氣派,經已無存.不過經營者之樂一向非閒逛者之樂.留得住五枝旗桿,已是有所交代.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國貨公司

香港左派予港英治下”老百姓”最平易近人的回憶,先是國貨公司,然後才是工聯會(轄下診療所甚麼的).在最盛時期的七八十年代,每區都有一至兩間,旗艦的不說,環頭環尾的都具中型規模.

小時候人人都是窮等人家,可以跑來跑去又不受白眼的百貨店還只得愛祖國.大熱天時,一群群小孩像蝴蝶,像蜜蜂,嗡嗡嗡,團團轉,最喜歡流連在國貨公司門口的冷氣風口位納涼.

母親們都在食品部,由茶葉糧油臘鴨乾果買到中成藥,還有我們扭著要的國貨老翻麥提莎(麥麗素),阿華田(樂口福,比原裝好味道),金冠(田豐)朱古力等,始終是平,兼且算靚.百分百value for money.當年人心仍古,沒有黑心食物,而祖國產品都質樸耐用,只欠包裝.其實自家品牌還有佳品:大白免奶糖很好,花生酥真的正.還有那條不知該叫”連結”抑或”結連”的”類”鳥結糖-咬落煙靱有勁,甩牙期兒童恩物.

過年時到童裝部是每年一度的置裝大事,永遠總有一款合媽媽心水,必然亦有三隻色,於是三姊妹便大中小碼各配給一件,差些少也張張就就拉扯OK.雖然姊妹間總有紅白藍之爭,不過到尾總是協商成功,因為誰還在嘟嘴,就得小心連手上的都給收回. 始終是過年,穿者有其衣.

八十年代中期以後,香港的富裕也流落至民間,日資百貨大盛,專門店流行,顧客上游至高檔次消費.國貨公司衰落,不過仍然是低收入家庭的百貨總匯.然後又十年河西,日資百貨都撤退了,今天已是財團連鎖店的世界.

國貨公司,變了化外地段,偶然重遊,反見舊趣.至少仍見海鷗牌的雙鏡反光機,蝴蝶牌腳踏衣車(奇怪甚麼家庭會買),童裝結他,十二音木琴;全場又全年照價九折,售貨員待客風格依舊街坊;而因為入貨策略的滯後(又可能是客路需求),還可以找到惡霸超市不進的貨.茶樹油肥皂,六元一塊,幾好.不過你對國貨信心全失又當別論.

十年前還會有甄沾記的馬豆及紅豆椰子雪條(當年真的賣一個幾毫),是路過的必買零食.現在連甄沾記亦一早停產了(後人倒像在爭產中).

望向雪櫃,只餘牛奶公司的大路貨,不是不惆悵的.

2007年7月15日 星期日

太白金星


最近天氣很熱,但同時晴朗,高氣壓持續兼吹南風是原因之一,但煙霞減少的真正理由待考.(珠三角的高污染工業果真偃旗息鼓?)

因此可以每晚黃昏後見到西北天閃著極亮的金星.六月有一夜更見(金)星月爭輝的美景.兩顆星體靠得極近 - 當然只是地球人目視的錯覺.不過當時抬頭一見,真的神為之奪.

我們的老祖宗叫它做太白金星; 中國人出手,就不得由它自轉公轉,在太空漫其游,總得派些甚麼差事,於是就管管人口壽算,男女姻緣.而金星又特別勤力,到清晨四五時又游走到東天給晨運客再見見,一樣光猛.

宇宙恆久遠,人間縱是日日悲歡離合,始終還有大自然的安慰.

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

醒目仔時間之多項選擇題


曾生話要玩鋪勁的方案原來是會考用的卷二多項選擇題,好野.

這位荷里活道之子的是香江第一醒目仔.我既沒有放棄2012,但亦叫阿爺及本地一堆幫閒放心 - 那位名叫普選的佳麗,原來是紥腳小姑,沒走得五七十年(加埋),恐怕也無影無蹤.不過,這個”方案”一日未說死,一日就叫你兩邊也不能罵個頭彩.過關.

說好了你有本事晒冷,就請排出六成人形方陣,但隨即又聲明到你有這個能耐,我又可能唔認數.咁點?

到我們有日練到全民早餐唔食腿通轉牛米,烚蛋九成熟多士免烘之時,那杯餐飲都會出事.又或者天真如麥兜一直都以為ABC餐是不同的,落單落了老半天,都沒有粒米到肚.餓瓜.

再看鹿鼎記,就等如看曾生別傳.電視所見,他一臉紅光,額頰潤澤,氣運高昻,難鬥.

由現在開始,A乜補習社加開憲制改革卷二科,主攻多項選擇題,大量提供各門派的model answers, 新學員有子女就讀其他科目者,一律半價.現特別加開暑期精讀班,保證代向史提芬林Sir遞交終極問卷,包改.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西洋骨董洋菓子店


日劇最過癮的地方之一是題材廣泛,大路與偏鋒並舉,而觀眾都受得落.

日本新聞界取態很保守,階級尊卑,朝野莊閒的界線十分清晰,大報對政府批評有限,政治新聞點到即止,而社會新聞的處理亦極為克制.(針對藝人的狗仔隊爆料雜誌當然例外.)不過,入屋的戯劇郤乜都會講.

對教育制度不滿,於是有女王之教室,大力鞭撻日本的教學法及家長心態,編劇的看法啱唔啱一件事,總之夠胆面對問題.

而對性向的探討,日劇更加百無禁忌.沙灘小子的基色subtext,很多人都分析過,而五年前的西洋骨董洋菓子店一樣以男色招徠.租下古董店開西點鋪的老闆椎名桔平,配天才糕點師藤木直人和前少年冠軍拳手瀧澤秀明,一口氣誠意呈獻三十,二十及一十世代的靚仔型男.女觀眾最受.

三人的互助互愛關係,令女人很難越雷池,但又誤會可以分一杯羹,小雪情迷藤木的女記者角色就是這一抺掩護.故事一集一單元,每集都有一兩位客人透過點一款蛋糕來解決一段感情關係;發展到最終就是如何解決這個三男家庭的愛和欲望.面的一層忌廉是不戳穿的,但餅底就常見明示.最難得的三位男角都十分好看.不只是臉孔,是那種elegance.

襯得起骨(古)董和糕點的精緻.

這種劇,香港電視台(其實就是無記而已)一定不會拍,亦拍不來,除了未能想像(遑論製造)到那份矜貴的精緻,演員亦難找,兼且怕離觀眾群的最大公因素太遠,接受不了”敏感”題材.

西劇沒有主流的男女愛情線,(真正的愛情線若隱若現)仍錄得接近百分之二十的平均收視,屬高收之作,基色劇又得以暗渡陳倉.日人的觀賞力真的厲害.

香港的新聞乜都去得盡一盡,特別是社會新聞;但電視劇絶對守舊避忌,製作人認為N角戀是唯一又安全又賣得的題材.政治劇?講笑易過,社會議題劇,唔湯唔水,而且意識一定超保守.無計,寫得到,又夠胆寫故仔的,都去了做新聞.

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

寫Blog 亦為求分數-百人誌

開張近月,聚眾近百(人次),回應有兩,其一為自己,另一為老友記;無論如何,多謝捧場;為提高回頭率計,希望各方滑浪兒,慷慨留趾爪,偶為回應,鍾意某文或否,略為評分,一至五計,或自選品評標準,俾令本人之文筆維修工程,得以教益,此致 眾看官.

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日劇感動位之環保

九十年代後期,本地電視於我無甚足觀,又逢精緻化的日劇到了黃金高峰期,自然成為我的電視主食.一代收視男木村拓哉領銜的筵席版劇集不用說必通殺,而其他各式類型劇或略見卡士的都有捧場.戱先不論,但說一個港劇難見的感動位.

先是環保意識.日本人既迷戀包裝,但又知死垃圾不分類的堆填下場,所以訂立了極為嚴謹的家居垃圾分期定日收集制,如果略有越出雷池,即罸個滿門.而日人的環保意識又真的貫通學校教育以至市政及生活,(這是政府的決心及與商界及市民認真立約的問題,特區政府半心半意,永遠無力做到.)甚至到日劇的小情節.

98年”沉睡森林”的一段戯,說木村走到鄉郊老遠,跨進樹林掃墓,抵達後,取出用紙包裹的一朿鮮花,插在墓前,鏡頭亦見三秒交代木村君將花紙揉摺好,再放進大衣口袋.不是費勁拍的一個特寫,只是演員一個
自然反應.

同樣印象深刻的還有差不多時期,堂本剛及深田恭子的一部,一對年輕的低下階層都市打工男女,放工已經夜深,提著便利店買來的食物,走到公園內拍拖開餐,食物吃完,邊說對白的恭子,邊把食物手抽袋放進自己的大提袋內,就差沒拍她將之放入分類垃圾箱的鏡頭.

這些細節並非鏡頭及劇情要強調的重點,只是劇中人(日人)的一般行為,渾若天成.令人感動.

同期記得轉至翡翠台,看到某劇,大致在說梅小惠,謝天華(皆大歡喜?)等新張開鋪,派宣傳單張,然後行人及他們都把紙張撒到滿天滿地,以示開張大吉及成功.實景拍攝,拋垃圾拋到一地,兩相比較,真係無眼睇.或說電視劇啫,做戯咁戯,使乜咁認真;就係做戱都唔做好,真係好難同香港大人認真講環保.

以上事出多年,未必反映今日現狀,唯望本城見盡屏風樓,熱冬天之後,對仁人愛物的環保精神,較為容讓.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牯嶺街及一一

楊德昌離世,才59.

他的電影只看過”海灘的一天”,”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最後的”一一”.作為華語電影的典範導演,夠了.

對”海”無甚意見,因為從來對女主角張艾嘉都是so&so. 而"牯”及”一”就真是珍品.

牯片由張國柱和張震父子担綱.張震的十四歲(?)美少年經已繪聲繪影,裹著一臉一身的憂鬱和青春,為所有形態的不安,妄想,欲望及躁動畫押;被追/渴求,維謢/玩弄/使用的小女生,同時又有"禍水"的顛覆能量,加上眷村背景,側寫台灣輾轉反側大半世的省籍之爭,電影堪是台灣八/九十年代人文政治的工筆畫總結. 與侯孝賢那組童年往事及悲情城市並峙高峰.屏東的田野,河岸的蘆葦,日治時期的建築,莫不滿懷心事,千迴百轉,只在尋找歸路.

而張國柱演的教員,因為略有同情左派的姿態,即被情報機關反覆”教育”折磨,當事人最怕的就是禍及妻兒;這場白色恐怖的折騰,與田壯壯”藍風箏”內女主角夫壻開組織會時因為內急走開一陣,回來時已經被劃為右派的荒誕經歷,遙相呼應.不過,張最後尚有一息回家,而後者郤連回頭已是百年身的機會都沒有.

古今中外,只有閣下的思想,才是當權者的終極關懷.

到了”一一”楊德昌胆更壯了,不必歷史和老案子掩護,舊事亦無須浮上前頭,要說便說,當下就是真身.索性cast埋吳念真,說明這就是我這一代,這就是我.人到晚中年,一家子老中青的問題,水蛇般蜿蜒而至,錢是有一點了,但人還是真麻煩.家族之絆,人生之絆啊.喂,你是跨海西進還是挺綠,抑或是青出於藍?

生活就是戱橋,”一”片是一部超高能的獅子山下.情迷三角的北一高名校生女兒,同處中年危機的老婆,因家居意外而昏迷的外母,正在開竅的幼子,來追討當年失約的舊情人,被翻版狙擊的軟件開發生意.這樣的經歷,不是你我就是他.楊德昌的功力在於如何翦裁.也就在於怎樣理順自己的生命.

始終是: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

回予楊導演.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詭異嘉年華


公元二千零三年始,香港朝野各以反方向的目標全力搞好七一嘉年華.在野派目的清晰:盡早普選;而朝廷或衛星組織的更簡單:盡量減低對方的戰鬥力.

先後出過的招數有盆菜宴(笑話一場),請旅行,巡遊表演(外勞當道),及執法部門以秩序安排為理由的技術攔截;於是出現爭場地,爭時間的正面小戰事,結果惹來更多口舌,不利朝廷形象.

結果,還是由大朝廷出手:酒席要送便送流水席,夠你整個行業吃幾年;娛樂呢,本地的歌影藝星還是免了,要來便來個國寶級:今期是熊貓還有八一跳傘隊,解放軍一等一的表演單位.看準你香港人自詡由荔園至拉斯維加斯秀都未稀罕,就偏偏就情迷軍演.更國寶的其實是清明上河圖,因為不宜搬運和曝光(顏料和紙張會加速氧化)的原因,北京古物界一直反對任何外借,今次長途跋涉扺港娛賓,真正捨身報國.不過以反應論,香港人還不算識寶;至於必不可少的足球更索性串燒三場.下次可能有皇馬/曼聯/車仔.

逢五逢十又有新登基大典,領導人放話(這次動真格),今年還順理成章開埋西部通道的新口岸,海陸空大包抄.報章頭條選擇一籮籮,那幾萬人的散步,還不算小菜一碟?

連贊助煙花的都要加碼.不過唔志在啦,千六萬啫,Emperor 俾得起.

不過,在野派散步平均都上到二/三條.

事實上,感謝每年這幾萬人的汗水和堅持,我們的回歸慶典才日見創意多姿.當然,下下都係錢, you will pay.

追蹤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