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4日 星期五

重係日劇-紋次郎和寅次郎

七十年代是開眼界的時代,有所謂市川崑劇場之小旋風紋次郎.這一齣的重要處不在戲本身,而是在劇目:市川崑何許人,何以掛了個頭牌在牌頭戲匭前?這是香港觀眾未見過的陣仗;待各人被教育到知其人是日本電影金像大師,吐出個”哦”字之後,方又得悉片集又不一定由他導演,噫,咁就夠得意嘞.區區一個導演,點解日本會捧到半天高呢?原來只是因為推祟一樣叫風格之為物;好奇的香港小同學,童蒙地闢開了腦袋混沌的一角,準備日後容得下電影作者論這回事,及電影藝術之可以崇高.

而片集對香港觀眾更重要的美學示範是大特寫BCU,Big Close-up.紋次郎的基本臉容和表情是紋上去的不動如山,一切推動劇情的反應,如被圍,動手都一定以大特寫提示.竹帽下半截臉吐出長竹簽,是殺機的面相,就係咁多.而這等BCU都是用長距離短焦距鏡頭拍攝,即是前清後濛-片集的另一特色是動作鏡頭多是林蔭外景,氣氛十足-完全是竹籔中的光影流動.香港觀眾當時多見話劇式的廠景製作,中鏡Medium shot, 長期有三兩個演員全身或半身排排企講對白,幾曾有給鏡頭拉近去凝視演員的半邊面,看了方知震撼,從此明白故事可以講得幾誇張.

另一部寅次郎雖說不是電視劇,但山田洋次拍足二十九部,渥美清至死才休,亦是日本的一貫傳統,得就一世.男人之苦從七十年代初說起,庶民劇的代表,加甜的日式獅子山下(良鳴版),與之配套的是荒川電鐵線,都會的邊陲小區.寅次郎片集的戲集中於飯桌上的調度,在場面調度及攝影文法上是一大宗:兩列人排排坐,用對白推動劇情,眼神表情交代關係,衝突及情緒氣氛,沒有走位和全身的肢體動作,考演員更考導演及攝影:特別是那不得踰越的180度虛線,以往一觸即死的戒律:反鏡也.

食飯戲?溏心風暴都好多喎?那是不同的,溏是三機拍的廠景,寅劇應是單機拍的.通常有四五人,但人物對話的配搭變化已經美不勝收,一對二,二對三,一又對四,然後又一對番另一個一,大多是對切,間中又有橫移.視線位渾然無痕,真係好好睇.咁咪係家常倫理,低下庶民的,令我們想起相熟的人和事.

兩位二少爺,一個做浪人,一個說是在外營生做小買賣,其實都是時代變遷時的misfits, 前者有浪漫的劍氣掩護(近年才被山田的黃昏武士系列拆穿),後者令人想起很久以前本地手提小箱在茶樓推銷打火機指甲鉗的人,永世無生意,算是當事人不覺,但旁觀的總是濫情得想哭.

沒有留言:

追蹤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