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沈從文繼續

初次讀沈從文是在中一,學校的圖書館堂,專挑薄的書,結果看了邊城,沈的成名作.讀到翠翠爺爺之死,如五雷轟頂,哭了一場.

邊城和湘行雜記這一組小說散文,近人都推為中國當代自然主義的首作,記錄了上世紀一二十年代湖南的農村及小鎮人情風貌.沈是湖南鳳凰縣的苗族人,出身薄有田產的士紳讀書家庭,自學成家,最高的正規學歷是小學.因為十四歲便開始從軍,所以對土地的人事見識很深.

”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是張愛玲在流言自序中對自己作品的期許,源出論語,時至今日,引用的人亦多起來;張的工筆濃調其實仍有種按捺不住的沾沾自喜,但沈對他的題材則由內容到形式,都守得住這心法.

他寫農民縴夫軍人主婦妓女老人小孩,都有愛.因為愛,對他們的底蘊即使一清二楚,也就從不說破,只寫行為言談;他寫湘西趕屍,苗女用蠱和落洞,可以是彊屍先生藍鳯凰的獵奇趣錄,但郤直切風俗民粹的生活逼人.他可以全知,但又絕少鑽入他們腔腹,串演揭開肚皮的迴蟲,親而有隔.畢竟是人家的故事,都是情非得已,看官們,請自行領會.亦因為這點禮義和尊重,沈作的人文關懷,又超於西方自然主義追求的”讓真實自然呈現”的冷.


以電影鏡頭論是中長鏡,經濟而有限的影機運動,正是小津安二郎,侯孝賢一路.

沈從文有精神病,有記載的大發作有兩次,一是日本侵略時和張兆和分頭走難時,二次是反右之初,兩次都由張帶著孩子,保著書稿挺過去-抵佢當年追到天腳底.文革時知創作大限已屆,自求改行研究古代服裝史,從此一去二十載,在北京城東區一間百來呎糊著窗的小室攤開故紙工作,直到88年過世,總算善終.

84年以他的作品為題做了一份功課寄到當時的中國社科研究院,希望給他,當然是下落不明.(當年某些老師很鼓勵的行為,聞說有同學做余光中的寄到台灣得到他點評).而今日鳳凰縣已是湘西旅行熱點,在港比沈要著名的鳳凰人是他的外甥黃永玉.至於翠翠和大小姊妹,本是屈原九歌山鬼的薜荔女蘿,今日若非芙蓉鎮米豆腐的當家,可會在賈樟柯大舞台上任逍遙,或成了深圳某處所的服務員?

至於等待中的二老,可能明天來,可能永遠不來.

7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終於看完了《邊城》。梁文道說他之所以看那麼多書,其實只是想做個正常(還是有常識?忘記了)的讀者。我也是。從來沒有看過沈從文的書,但書架上有一本不知是何時購買的《邊城》,出版日期︰1988年,咱們認識的那一年。

寫得真好,看著二老出場,竟然讓我想起金庸的武俠小說來,有種舊中國小說的承傳。我喜歡古老醇厚的味道。喜歡他寫大老二老的樸拙正直憨厚男人味。

我相信二老會回來,因為他命裡只許撐個渡船。

kitty

thousandfalls 提到...

二老的命也是翠翠的命.永遠的懸念.

thousandfalls 提到...

梁應該是只想要個正常的讀者,而讀書最大的"得著"其實也只是知道多一點事理和別人的原委.知道了也就心寬了,也就多對世情多點了解,多點尊重.

匿名 提到...

想當年,把自己困在房裏哭得死去活來,怕人知道,還是紅著眼睛,口腫面腫出來。
抽起條根,從書櫃底找出年前給女兒買的邊城湘版連環圖書再看一次。
證明我來過!
HaHa

thousandfalls 提到...

閣下一定是相識,可否留下線索?可有兩個女?

匿名 提到...

好厲害!

thousandfalls 提到...

我無乜朋友咁好福氣,有兩個女架.

追蹤者

標籤